1999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2010年被评为省级优秀重点学科。2013-2024年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植物学围绕黑龙江省丰富的植物资源,面向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经济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信息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重点开展浆果、药用植物等特色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生理、育种、植物功效物质分离提取与功能特性等研究,为黑龙江省相关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学术带头人:焉志远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学术后备带头人:沈光 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学术后备带头人:王化 博士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近五年取得业绩:
近五年签订纵向课题45项,总经费934万,包括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3项,省部级6项,市厅级36项。并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研发了寒地浆果(笃斯越橘、蔓越莓、蓝靛果),橡胶植物(橡胶草)和药用植物(赤芍、金莲花等)等经济植物栽培和高值产业技术,认定良种2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55.4万亩,间接经济效益8.3亿元;研制小浆果高端产品生产工艺3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成为明星企业抚远红海植业和大兴安岭超越的首席技术合作团队,建有抚远蔓越莓研发中心;建有全国第1座百吨橡胶草中试生产线;构建了黑龙江省野生植物图像标本库和东部山区1:50万植被图等植物信息库;编制黑龙江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建议书和省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规划等被采纳3个,依托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3个。
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其它省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和副主编3部;发表SCI论文16篇(9篇一作),核心11篇,其它22篇;发布地方标准19个,授权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3个;签订技术服务和横向课题10项,净收益确权金额为140万元。
近五年,有4人晋为正高级职称,4人获博士学位,培养专业硕士11人。
近五年获得省级科技奖励
寒地特色蓝色小浆果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步) 二等
寒地浆果生物活性物质功效研究及高值化产品工业4.0加工技术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进步) 二等
北方高寒地区小流域河岸带一体化生态恢复技术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进步) 二等
蓝靛果种质资源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步) 二等
黑木耳寒地高校培育技术体系创建及高值化产品开发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步)二等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及优化技术与示范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步)三等
五大连池火山地区野生植物原色图鉴 黑龙江省优秀科普奖 三等
近五年出版专著
《黑龙江省代表物种与典型植被》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主编
《五大连池火山地区野生植物原色图鉴》 哈尔滨出版社 主编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大兴安岭卷》 商务印书馆 副主编
《东北植物检索图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委
《东北商品粮基地土地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科学出版社 编委
人才梯队
目前梯队有14人,包括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2人,实习研究员2人其中博士学位7人。
科研平台
现有国际合作平台1个:中-芬浆果研究技术中心,省级平台2个:黑龙江省特色动植物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林下经济资源研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